党的十八大以来,若羌镇在若羌县委、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团结带领全镇各族干部群众,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,坚定信心、真抓实干,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,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大好景象。
社会事业全面进步
五年来,镇人民政府始终坚持“民生第一”,连续实施“民生建设年”活动,实现了“学有优教、病有良医、住有宜居、老有颐养”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633元,年均增长14.88%,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升。改革发展成果和党的惠民政策最大程度地惠及各族群众,让广大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全力贯彻落实县委、县人民政府“办人民满意教育、人民满意医院”等各项惠民举措,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。大力推进社区教育、群众教育及居民素质提升工程,新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所,全民文明素质大幅提升,群众健康保障水平大幅提升,城乡低保、五保、孤儿补贴、医疗大病救助、临时救助、高龄补贴、残疾人两项补贴、住房保障等各项惠民政策全面落实。五年来,先后争取资金200余万元用于帮扶贫困群众生活,解决廉租房110套,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。
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,建成区面积大幅扩大。大力推进城市绿化、硬化、美化、亮化工程,公园绿地、居民小区绿地面积逐年增加,绿化覆盖率达42%,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3平方米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实施水质改造提升工程,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,提升城镇环卫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。
脱贫攻坚全面开展
扶贫是最大的民生。若羌镇人民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县委、县人民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,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,扎实有效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。
组织开展扶贫提志现场观摩会、宣讲会等活动,激发扶贫对象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;狠抓就业“双向”对接和创业扶持工作,210名扶贫对象实现就业、创业,开发扶贫特设援助岗位5个,帮助10名自主创业人员申请就业援助补贴;举办“情暖楼兰”爱心捐赠仪式,募集善款14.15万元,县直包联单位、镇社区干部、社会爱心人士共200余人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,全社会参与扶贫帮困事业的氛围普遍形成;490余人享受低保、五保等政策,110余户贫困家庭享受住房保障政策,贫困群众最低生活保障、看病就医和住房问题得以保障。
社会管理成效显著
五年来,全镇创新社区服务模式,全面推进社区“站居分设”,优化、整合服务资源,使服务群众、联系居民更接地气、更有成效。所有社区实现了一厅五室功能设置,服务设施更完备,服务机制更贴心,群众活动有去处、休闲娱乐有场所。
五年来,镇人民政府依托创建平台,狠抓社会管理能力建设,重点提升城市软实力和形象塑造,取得显著成效,为荣获国家文明城市提名城市、国家卫生县城称号作出积极贡献。长期以来,镇政府不断深化公共文化服务,活跃居民文化生活,投入人力、物力、财力成立婚庆服务队、草根舞蹈队、太极拳表演队等十余支文艺队伍,经常组织参与各类演出,丰富居民文化生活。组建“小红帽?红袖标”志愿服务队,开展文明交通劝导行动,每周开展“文明一小时”文明行动,引导市民文明出行。五年来,组织开展百日文体活动竞赛系列活动110余场次,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500余场,吸引了5万余人次参加,多次荣获“自治区乡村百日文体活动竞赛先进镇”称号。
自身建设不断加强
五年来,我们坚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,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。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“三严三实”专题教育活动成果,狠抓作风建设,为民服务意识显著增强。全镇5个社区全部建成便民服务大厅,推行全程代办服务、上门服务等工作机制,打通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。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,办理人大代表意见、建议42件,答复率100%,办结率100%。认真落实行政问责制和绩效考核制度,促进机关效能明显提升,确保各项工作不折不扣落实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,树立“为民、务实、清廉”的良好形象。
五年来,全镇各项工作均衡开展,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。
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们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,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,按照县委提出的目标任务,统筹维护稳定和改善民生工作,为顺利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