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干部作风变不变 群众满意是关键
2013-05-17 县委组织部 若羌县
若羌县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,创新社会管理,下移工作重心,建立“说事日”制度,推行“干部问事、群众说事、集中议事、限时办事、群众评事”五步工作法,转变了干部作风,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,巩固了基层组织建设,为迎接建党91周年和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了良好的氛围。 干部问事知民心。县委下派6个检查指导组、6个工作队、16个工作组,选派114名干部,自3月起至11月底,全部脱离原工作岗位进驻到全县18个村和4个社区,全县各单位每名干部均联系不少于10户农户,及时主动入户,问群众家常事、烦恼事、急难事、困惑事,及时掌握社情民意新信息、思想新变化、矛盾纠纷新动态,要求干部把“群众想让政府解决事,干部必须了如指掌”作为干部问事基本原则,变上访为下访,用群众是不是“有事不出村、上访不出村”检验干部问事的成效。 群众说事顺民心。全县建立23个“说事室”,每周四邀请全村群众到本村“说事室”谈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及经济发展、社会稳定的意见建议,对因农忙下地或其他事情不能参与“说事日”的群众由邻居互传“说事日”相关情况,对于紧急事件,群众可通过《干群联系卡》上的联系方式,通过电话约谈、随事随谈的方式向下基层干部反映相关问题。在邀请本地人口参与“说事”的同时,不放弃、不忽略流动人口的诉求,把无户藉的人也纳入“说事日”的范围,确保群众“说事”覆盖无空白。 集中议事定民心。针对“说事日”群众提出的问题,由参与“说事日”的工作队及村党支部集体会议研究解决办法,并邀请群众代表全程参与;对于在村级未能解决的,提交乡党委、政府研究解决办法,需要其他部门参与解决的,协调相关部门商讨解决办法;在乡级未能解决的,提交县委、政府,由分管县领导协调解决,特别重大的提交县委常委会、政府常务会议商议解决办法。县委书记郝建民说:“群众把事说了,干部就没有推拖的余地,必须解决掉”。 限时办事暖民心。对群众在“说事室”反映的问题,实行限时办结制,出台《“说事日”事件解决方案及办事不力处理办法》,要求“说事日”的事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解决。涉及村(社区)的当天办结,涉及乡镇和部门的2天内解决或答复,涉及县一级的3天内予以答复,并作出承诺,倒逼干部转变作风。明确乡镇党委书记、县直部门局长带头负责,肩负第一责任,对“说事日”的问题解决不彻底,一年内群众两次对办理结果提出不满的,严厉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。对于群众反映的困难,县财政拿出600余万元发放给经济困难职工和农村的2000余户困难户。县委书记经常接到群众电话:“说事日”制度真好,我们事有人管了、有人办了。 群众评事聚民心。定期召集村干部、村民代表、“四老”人员对 “说事日”情况进行评议,尤其是对办理责任人、办理措施、处置依据、解答情况、办结时间、处理建议和意见等情况进行民主评议,发放《群众评事测评表》,分为服务态度及办结效果两大项,服务态度分热情(90分以上)、到位(70-89分)、一般(60-69分)、较差(60分以下)四项,办结效果分非常满意(90分以上)、较满意(70-89分)、满意(60-69分)、不满意(60分以下)四项,每月通报一次,得分在85分以上,对参与事件解决的单位和个人通报表扬;得分在70-85分之间的,对该事件进行销号;得分在70分以下的,由事件解决单位及个人书面说明情况,并再次解决,再次评议,直至群众满意为止。
[责任编辑:若羌县]
|
|
|
|